第一百三十三章 借鸡生蛋?不,他连鸡都看上了_那年花开1981
笔趣阁 > 那年花开1981 > 第一百三十三章 借鸡生蛋?不,他连鸡都看上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三十三章 借鸡生蛋?不,他连鸡都看上了

  靳鹏没有把李大勇给找过来,因为李大勇同宿舍的人,他又去京城航空学院找同学了。

  李野有些古怪的嘀咕:“又去找同学了?也就是不止去了一次?咋没见那家伙来找我呢?”

  靳鹏“噗嗤”一笑,道:“你为啥不找你?你自己有那个大家姐搂着,就不兴人家找个对象了?”

  李野立刻板起脸道:“鹏哥,这种玩笑开不得啊!”

  “嘁~”

  靳鹏鄙视的看了李野一眼,没再揭穿自己这个兄弟的假正经。

  都是爷们,谁不知道谁啊!想想自己老家的媳妇儿,靳鹏也是怪想念的嘞。

  李大勇不在,那这次的股东会又缺一个人,好在那头熊的心思也不在生意上,反正少不了他的钱就好了。

  看到靳鹏、郝健、王坚强被李野喊进了正屋,关上门开会,外面的谭民不禁撇了嘴。

  他讥笑的对韦嘉贤道:“看见了没,伱急躁躁的赶着来投靠的老东西,连列席会议的资格都没有,你你图个啥?”

  韦嘉贤闭嘴不话,但是老宋却耷拉下脸道:“咱们刚刚入伙,寸功未立,凭啥跟人家喝血酒拜把子的一个待遇?

  想要让人拿正眼瞧咱,那得亮出本事,干出事情来才行,你看那个马千山,比咱入伙还早,不也在外面蹲着吗?”

  马千山好似听见零动静,往老宋这边瞅了瞅,不屑的转回了头,悠闲的抽烟。

  跟我比?我抽的是牡丹,你一个抽旱烟的算什么档次?

  不过很快,正屋的门就打开了。

  “老宋,进来一下。”

  老宋赶忙进去,习惯性的就蹲墙角。

  李野道:“过来坐下,跟你点事儿。”

  老宋心里一动,麻溜溜的过来坐下。

  他心里明白,这是要正事儿了。

  李野对老宋道:“明让郝健给你拿五万块本钱,怎么做我不管,但你会做账吗?”

  老宋马上道:“会,我做了十几年账目,两只手能打俩算盘。”

  李野点头:“那行,账目要清楚,该拿的不该拿的你自己掂量?”

  老宋笑道:“规矩我懂,坏了规矩那是要三刀六洞的,不过我带了两个人来,您看怎么安排?”

  “你们三个一共五百的基本工资,怎么分我不管,”李野道:“另外一个季度我会看一次账目,做得好奖金少不了,一千起步,做不好.你就别想了。”

  老宋喜笑颜开:“在理在理,工钱是工钱,赏钱是赏钱,状元郎就是仗义。”

  “那今就这样吧!”

  李野站了起来,对着靳鹏和郝健道:“你们尽快按我的去办,电话、汽车、房子都要抓紧,有什么事再到学校找我。”

  靳鹏和郝健赶忙答应了下来,特别是郝健。

  刚才郝健提出了自己的难处,算是这次股东会最重要的议题。

  郭东伦给郝健办的挂靠手续,是鹏城服装公司属下的第七分厂,但他只给郝健解决了公章手续、物资计划、地皮审批。

  公章手续就是皮包手续,而这会儿鹏城的地皮也没人要,郝健其实最缺的是工人,但人家不管。

  郝健现在还没招到工人呢!

  就算招来了工人,培训也是个麻烦,人家都是以老带新,一批带一批,可郝健的厂子里都没有老工人,新工人由谁来带?

  万事开头难,郝健这会儿才体会到当企业领导的难处。

  计划内的原材料,是一刻不停的发到厂里,资金是一刻不停的外流,郝健就是有三头六臂,也只能先搞出点样品来,正常生产是怎么也玩不起来的。

  但李野刚才给他换了个思路,他觉得颇为可校

  老宋狗腿儿一般的送了李野出门,转头得意的回来找谭民和韦嘉贤,然后告诉了他们的工资待遇。

  韦嘉贤每月两百,谭民每月一百。

  就这工资水平,别整个清水县都找不出几个来,就是到了省城那也不低。

  “我跟你们,咱这以后做的可是大买卖,汽车、电话,统统滴配上。”

  “我为啥一百?”

  “啥?”

  得意洋洋的老宋看着谭民,不明白这个崽子为啥突然红了眼睛。

  谭民一把薅住老宋的衣领子,愤怒的道:“你们两个坏东西每月两百,为啥我每月一百?这还有公理吗?我还是d员呢”

  “我擦~,你个兔崽子真以为我好欺负?”

  老宋怎么着也是组长了,怎么可能让手下显威风?

  于是老家伙抖腿就踹谭民,不曾想谭民刚从战场上下来,那也不是一般的厉害,结果俩人就你拉我扯的斗了起来,一时间竟然难分难解。

  闷葫芦韦嘉贤幽幽的道:“我那两百给你,你帮你姐存着。”

  谭民立刻松开了老宋,气咻咻的对韦嘉贤道:“给你留二十零花,但你要敢跟这个老东西学坏,别怪我不客气,还喝花酒,还我呸。”

  有钱男人就变坏,这可是谭民的姐姐嘱咐过的。

  。。。。。。。

  早上般,跃进服装厂。

  厂长王大力端着茶杯,站在办公室的窗前往外看。

  窗外就是服装厂唯一的大门口,无论是哪个工人迟到早退,都逃不过他的眼睛。

  半个时的时间内,王大力的脚步一动没动,只有茶杯里的水,喝了个干净。

  “三十七个,上星期还是二十一个.得想想办法呀!”

  王大力坐回了办公桌前,满脸的愁容。

  跃进服装厂,听起来名字很大气,但其实是特殊时期上马的街道工厂,由街道上的职工家属、劳动妇女组成,后来吸收了部分社会待业青年,成为了集体企业。

  在王大力进厂之后,跃进服装厂也曾经红火了一阵子,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,单位的职工越来越多,生产计划却越来越少。

  这此消彼长,服装厂的效益自然就不行了,工资多年不涨不,职工的医药费报销都出现了问题,全靠贷款支撑着过日子。

  本来嘛!厂子是集体的,贷款也是集体的,拆东墙补西墙,王大力这个厂长也能应付局面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